- 1-物質的變化和性質
- 2-氧化反應
- 3-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
- 4-置換反應
- 5-中和反應
- 6-復分解反應
- 7-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應用
- 8-質量守恒定理的驗證
- 9-混合物和純凈物
- 10-單質與化合物、氧化物
- 12-有機物和無機物
- 13-元素的概念及相關常識
- 14-元素符號的書寫及意義意義
- 15-元素周期表
- 16判斷物質的微粒構成
- 17-分子的性質及應用
- 18-原子的定義及構成
- 19-原子、離子結構示意圖
- 20-離子
- 21-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與應用
- 22-化學式的書寫
- 23-化學式及周邊數字的含義
- 24-化合價的書寫與計算
- 25-化學式相關計算
- 26-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
- 27-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意義
- 28-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
- 29-空氣的組成和性質
- 30-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
- 31-氧氣的性質、用途、工業制取
- 32-物質燃燒現象的綜合
- 33-水的凈化
- 34-電解水實驗
- 35-氫氣
- 36-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
- 37-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
- 38-一氧化碳的性質
- 39-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
- 40-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
- 41-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
- 42-金屬與氧氣的反應
- 43-金屬與稀鹽酸、稀硫酸的反應
- 44-金屬和酸反應的圖象問題
- 45-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
- 46-金屬活動性順序
- 47-判斷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、判斷濾液、濾渣的成分
- 48-工業煉鐵
- 49-氫氣生成規律及混合金屬的判斷
- 50-金屬與酸反應的天平問題
- 51-溶液的定義的理解
- 52-溶質溶劑的判斷
- 53-乳化作用
- 54-溶解過程伴有的熱現象
- 55-固體物質的溶解度
- 56-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
- 57-氣體的溶解度及影響因素
- 58-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和應用
- 59-溶質質量分數
- 60-結晶方法及應用
- 61-溶液的稀釋與濃縮計算
- 62-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置
- 63-酸堿鹽的概念介紹
- 64-酸堿指示劑
- 65-酸的通性
- 66-濃鹽酸的性質
- 67-濃硫酸的性質
- 68-濃硫酸的稀釋
- 69-堿的通性
- 70-氫氧化鈉
- 71-氫氧化鈣
- 72-pH值與pH試紙
- 73-pH值變化圖象
- 74-石灰石、生石灰與熟石灰的轉化
- 75-幾種常見鹽的性質和用途
- 76-化肥的分類及用途
- 77-化肥的鑒別
- 78-燃燒
- 79-滅火的原理和方法
- 80-燃料與能源
- 81-金屬的物理性質及應用
- 82-合金
- 83-金屬的生銹和防銹
- 84-無機材料復合材料與有機合成材料
- 85*人體內六大營養素
- 86-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
- 87-蠟燭燃燒試驗
- 88-人體吸入呼出氣體比較試驗
- 89-化學藥品的存取
- 90-簡單實驗儀器的使用
- 91-檢查裝置的氣密性
- 92-實驗室制氧氣(高錳酸鉀、氯酸鉀)
- 93-實驗室制氧氣(雙氧水)
- 94-催化劑
- 95-氧氣的檢驗和驗滿
- 96-氣體的制備與收集裝置的選取
- 97-實驗室制二氧化碳
- 98-銅綠性質的研究
- 99-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
- 100-圖像型計算
- 101-表格型計算
- 102-含雜物質的計算
- 103-質量守恒定理相關計算
- 104-元素質量守恒的計算
- 105-極值法計算
- 106-粗鹽提純實驗
- 107-離子檢驗
- 108-物質鑒別(僅用本組試劑相互鑒別)
- 109-離子共存問題
- 110-除雜
- 111-除去粗鹽中的雜質
- 112-綜合推斷題
- 113-差量法在計算中的應用
- 114-字母型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
化學元素符號:記住括號里面的字母即可
氫(H),氯(Cl),鉀(K),鈣(Ca),鈉(Na),銀(Ag),銅(Cu),氧(O),鋇(Ba),鎂(Mg),鋅(Zn),硫(S),錳(Mn),鋁(Al),碳(C)。
化學反應式
常見高頻反應式大家要牢記:如:C+O2=CO2,HCl+NaOH=NaCl+H2O;
CO2+Ca(OH)2=CaCO3(沉淀)+H2O;Zn+CuCl2=ZnCl2+Cu等等。
化合價記憶順口溜
一價氫氯鉀鈉銀(氯為-1價),二價氧鈣鋇鎂鋅(氧為負二價),三鋁四硅五價磷,二三鐵(鐵為正2或者正3價,二價鐵為亞鐵三價鐵為鐵離子),二四碳(碳常見的為正二價和正四價),二四六硫(硫常見的為正二價,正四價和正六價)都齊全;
金屬性活動順序表記憶順口溜
鉀,鈣,鈉,鎂,鋁,鋅,鐵,錫,鉛,(氫),銅,汞,銀,鉑,金;
排在氫前面的單質可以與鹽酸反應生成對應的鹽和氫氣。排在前面的金屬可以將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,如上面給出的鋅與氯化銅溶液的反應。
氧化還原反應順口溜
基本概念:有電子得失的化學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。
氧化劑和還原劑記憶技巧:升失氧化還原劑,降得還原氧化劑,即化合價升高被氧化,該物質本身是還原劑,而化合價降低被還原,該物質本身是氧化劑。
兩大誤區:1 只有有氧參加的反應才是氧化反應;
2 氧化劑,還原劑一定是兩種物質。
氧化劑和還原劑可能是同一個物質。
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基本概念
純凈物:只含有一種物質;
混合物:至少含有兩種物質或者兩種以上的物質。
物質的分類標準及其基本概念
物質的分類標準不唯一,初中階段常常考的四大分類標準是:
①是否為純凈物將物質分為兩大類,分別是純凈物和混合物,純凈物指的是只有一種物質組成,如碳為純凈物,而混合物指的是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物質構成。如空氣為混合物,因為其至少有三種以上的其他組成。
純凈物的三大分類標準:
②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。單質是只含有一種元素,如碳,氧氣。
化合物的兩大分類標準:
叁是否為氧化物,這個分類標準針對的純凈物,當物質為純凈物時,我們才能使用②和③和斯進行分類。如果該物質有兩種元素,并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,則該物質就是氧化物,反之為非氧化物。
如高錳酸鉀為非氧化物(注意,這個是很多學生易錯的地方,高錳酸鉀含有三種元素,分別是k元素,Mn元素和O元素,因此其不是氧化物)。
如二氧化碳為氧化物。
注意:氧化物的前提是①含有兩種元素②該物質為純凈物,這個是很多學生經常忽略的兩大事實。
④根據溶液的PH值進行分類:物質可以分為酸,堿,鹽;
基本反應類型的基本定義和具體化學反應詳解
中學階段,我們常見的有以下四大基本反應類型:化合反應,分解反應,復分解反應,酸堿中和反應。
化合反應: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學物質生成一種化學物質的反應,如碳+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就是化合反應。
分解反應:跟化合反應相反,分解反應指的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,如氯酸鉀(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前提下)受熱分解為氯化鉀和氧氣的反應就是分解反應。
復分解反應: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。如二氧化碳加氫氧化鈣生成碳酸鈣沉淀加水的反應就是復分解反應。
酸堿中和反應: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,如鹽酸和氫氧化鈉生成氯化鈉和水的反應就是酸堿中和反應。